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个部分,而且新约大部分内容都是历史性(时间性)和事实性的,然而,在旧约和新约这两个划分之间,有明显的一段间隔的时间,从玛拉基书到施洗约翰在旷野传道,其中400年的时间似乎神保持沉默。然而,神虽然未赐下新的话语,但整个世界,尤其是犹大地的历史,就如神原来借但以理所启示的,在神的掌管下进行着。明白这段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对我们明白四福音将有很大的作用:
1. 世界的进程:如但以理书所记,乃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和罗马四个帝国。其中巴比伦和玛代-波斯已在旧约出现,巴比伦乃神管教以色列人的器皿,玛代-波斯乃神为神的百姓施恩使其归回重建圣殿圣城的器皿。那么,希腊和罗马二帝国的作用如何呢?其实,若是仔细推敲,则发现该两国为福音的传播有重要预备。
2. 希腊:语言上的预备。希腊帝国热衷于推崇其文化与语言,而且,他们也是广出人才之地(想想那些哲学家们)。希腊帝国一度统治欧、亚、非大块版图,在其统治下,几乎其版图内的人都会说希腊文。语言的统一,为福音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另外,希腊文的兴旺,仅在那个时期(现代希腊文已经不同),其特殊的严谨性,乃神启示其福音真道的良好载体。当然,同样在此时期,犹太人将旧约广为传播给外邦人知道(以后会特别说这点),甚至有了希腊文的圣经——七十士译本,这也为福音传给外邦人有良好的预备。
3. 罗马:罗马统一后,文化方面仍沿用希腊文化(对比罗马神话和希腊神话便知),但其治国非常有一套。其中,最突出的,大家应该熟悉“条条道路通罗马”这句话,就是说他们国家的交通系统极为发达。发达的交通系统,为以后福音传播打下良好基础。(想想保罗的行程的覆盖面)
4. 犹太人:自从巴比伦灭了犹大之后,可以说长期基本犹太人就在外邦人统治之下,但即使如此,他们仍旧如独居之民一般,有自己的自治系统。然而,在两约之间,犹大地也的确有过短暂的独立时间,乃马加比王朝。该历史事件导致了政教的合一(马加比乃祭司家族的),祭司既管理百姓敬拜的事宜,又担当政治上的领导地位(这显然不符合圣经的教导)。这就解释为什么主耶稣是被送到祭司长那里受审判,保罗为何在祭司长面前受审等等。
关于希律王:
首先,希律乃一个家族,并非一人。因此,请不要混淆圣经中出现的不同的希律王。大希律,就是马太福音第二章所出现的意图杀害婴孩耶稣的那位,也是该王朝的第一任王。
其次,希律乃是罗马帝国在其版图犹大地上分封的王。相当于中国古代的藩王,有一定的权利。
第三,希律是以土买人,也就是以东人,也就是以扫的后代;
第四,希律是个好大喜功者,他花重金重修圣殿,在他修理之下,圣殿非常豪华,但是,他并非出于对神的虔诚而作此事,此圣殿也并非按照神自己所启示的样式所建造。圣经常出现“所罗门的廊下”,据说是希律的殿里面剩下的唯一的旧圣殿的遗址。因此,在此历史背景下,就连圣殿本身,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