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5日星期六

2012-02-17 补充阅读:丁税

(以下内容来源于:http://www.letsfollowjesus.org/daily/articles/0708-L1-temple-tax.html

丁稅就是凡在二十歲以上的以色列人每年所捐入聖殿的半舍客勒銀子。神原來吩咐摩西叫以色列人每逢數點民數的時候,從二十歲以外的男丁,各人都要拿銀子半舍客勒,這銀子是為會幕用的。

後來約阿施王命祭司遵照這例,由以色列人輸送捐項,作聖殿的費用(代下二十四6、 9;出三十13;王下十二4)。

以色列人從巴比倫回來以後,尼希米和跟隨他的人,為自己定例,每年各人捐銀三分之一舍客勒,作聖殿的費用(尼十32)。他們當時定了一舍客勒的三分之一,或者有兩個原因:(1)百姓貧窮。(2)三分之一也足夠聖殿的公費。

從此以色列人就每年為聖殿捐錢,不久,他們就把捐項的額數再加增至半舍客勒。

猶太國的人在逾越節以前將這筆捐項一律付清。而散住在外國的猶太人,可以等到五旬節或住棚節。

以色列的官長每年派人到迦南各處徵收這丁稅(24節是指這些人,他們和稅吏不同,因為稅吏為羅馬國收稅)。24節的丁稅和以色列人通常所捐的錢不同(參可十二41-44),這丁稅是半舍客勒銀子(不多不少),那些捐項卻有多有少,這丁稅和25節的也是不同。

25節的「關稅丁稅」:關稅是羅馬國所徵收的進口稅和出口稅;丁稅是指那些報名上冊的男丁(參路二2,徒五37),給羅馬國所納的人丁稅(參二十二17)。這大概也是稅吏所包攬的。25節的「丁稅」兩個字和24節的丁稅,在原文上不同,這兩種丁稅也是不同的。

(耶穌聖蹟合參註釋)

2012-02-13 补充阅读:模糊不清2012-02-10 补充阅读:酵

此处(可8:22-26)记载的故事,仅仅在马可福音才有。而我们知道马可福音的材料除少部分是自己的经历以外,基本来自于彼得。甚至很多处都可以看得出,整本马可福音的记述就像是马可对彼得的转述。

那么这处的事情发生在五饼二鱼和七饼数鱼的事情之后,这两次的神迹实在大大彰显了主的权能,也让很多人起了要立耶稣为王的心思。但是,主真正的身份人们认识得并不清楚,门徒似乎也不明白。当主耶稣提醒防备酵的时候,他们的心思仍然在地上的食物上。因此,主耶稣作了这样一件事情,不同于祂所行过的任何一个神迹,这次祂开瞎子的眼睛,不是一次性的,乃是渐进性的。

其实,我们在属灵上就如同这个瞎子,我们常常愚顽,有的时候似乎得着一些亮光,但却仍然模糊不清。求主怜悯我们,开我们的心窍,让我们在属灵的认识上能够准确并且完全。

2012年2月15日星期三

2012-02-10 补充阅读:酵

(又晚了好几天,sorry。。。)

酵这个记号,从旧约开始就一直在圣经中出现。那么酵一般在圣经当中都是代表“罪”的。古时用的酵,其实就是把一团发过酵的面团留下,作为“母”,需要给其余的面发酵的时候,只需要往新面里面放上那么一小团就可以了,加以时日,必定全团都发起来。这种特性,就如“罪”一般,若不彻底处理,将会隐藏性的扩散。

而太16章和可8章,此处主耶稣所说的“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太16:6)以及“法利赛人的酵和希律的酵”(可8:15)则是讲到一些会影响人,使人变质的教训。此处简要介绍背景,说明他们教训的特点:

法利赛人:他们的教训乃是着重外在的宗教性的行为和他们祖宗所带下来的遗传,却忽视神诫命的实质,并且自己以自己外表的形式为满足,为自己的义;

撒都该人:他们不相信天使和复活,不相信永生,因此他们的眼光就是今世的利己主义,为人非常实际,对于属灵的事情和永生的事情根本无追求;

希律党的人:注重地上的国度,企图通过政治手段来达到复国的目的,因此他们附属于当地分封的王希律(其实希律是以东的后裔),认为他就是弥赛亚,企图有朝一日能借希律打败罗马帝国以重建以色列的国度。

2012年2月8日星期三

2012-02-06 补充阅读:儿女的饼给狗吃?

此处经文常常不能让人理解,特贴上解经王子的Morgan解经书中的几段话,以补充丰富的背景资料。也借此机会,让大家体会解经王子的特别独到之处。(正文部分均摘自摩根的《马太福音》)

1. 事件地点的背景:

推羅和西頓這一個長久被神咒詛的地域,是這故事的背景。不久之前,當他警告以色列境內的諸城--哥拉汛、伯賽大和迦百農時,曾以推羅、西頓作例證。他說倘若推羅和西頓能得著和這三個城市一樣的亮光,他們必早已披麻蒙灰地悔改了。他和那位敘利非尼基族的婦人談過話之後,就离開了那城附近的地區,來到靠近加利利的海邊。馬可清楚的告訴我們,他是來到了低加波利,因此很顯然的,他仍是在外邦的地區,在外邦人的中間。

2. 迦南妇人的背景(两处分开的段落):

先是那個迦南婦人,我們都知道,她是被神棄絕的迦南族的後裔,由於迦南人在耶和華面前罪惡深重,神就將他們赶逐出去,因為神的愛是為純洁的百姓預備的,好叫他們在綿延的後代中能成就他的旨意。馬可告訴我們,她是敘利非尼基族的婦人,是希利尼人。希利尼并不是指她的國籍,乃是指她的宗教。她是閃族的後裔,是屬於約外之民族,但在宗教上說,她是希利尼人,馬可用「希利尼」這字的意思,就是指异教徒。有人認為她是第一個歸順基督的异教徒。毫無疑問的,她原先是亞斯他錄女神的崇拜者,那是一种迦南地的怪异宗教,它一方面既虛妄墮落,但另一方面卻又追求崇高与美麗。那時有一班人,崇尚更高的理想,也行走在微弱的光中。可能這婦人已達到敬拜亞斯他錄女神所需的最虔誠的地步。但現在她卻背棄崇拜自然的女神,因為它無法滿足她最深的需要。

再留意看那個婦人,她有著宗教的背景,現在她遭遇了難處。在此之前,也許她很滿足於她的宗教。等到黑暗的日子來到,她的女儿被鬼所附,她向她的女神亞斯他錄哀號呼求,卻得不著回應。因此當這個婦人來到耶穌基督面前的時候,我們看見她的宗教背景正搖搖欲墜,因為它不能夠幫助她。她跟前面對的是極深的痛苦。留意看她如何來到主前,如何運用她的信心。她首先必須胜過偏見,因為外邦人和猶太人之間,彼此都有極深的偏見。但這個婦人被需要所催逼,只好前來尋求主。

3. 主缘何起初拒绝妇人:

她并未因主的一言不發而气餒。我們不明白基督為何以這樣奇特的態度對待這婦人。在馬可福音中,有如下的記載,「耶穌從那里起身,往推羅、西頓的境內去,進了一家,不愿意人知道。」他進到那家的目的是為了休息。這個婦人是怎么到他跟前去的呢?馬可說,他「卻隱藏不住。」為何隱藏不住呢?因為有這婦人在外面。她的需要催促他,使他無暇歇息。外面既有人在難處痛苦之中,他就不能隱藏起來休息。他一從房子里出來,她就向他提出請求。她先稱呼他為大衛的子孫,對此他一言不答。後來門徒來求他說,「這婦人在我們後頭喊叫,請打發她走吧。」倘若沒有基督的回答,說明門徒的意思是求主照著她所要的應允她,好打發她走,我們就很可能誤解了門徒。他們不是殘忍的,他們不是要主拒絕她的要求,吩咐她离開。基督的回答是,「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這是他未照著她所求的給她的原因。

4. 主而后对妇人的回答:

她卻繼續不斷的求,這時她已放棄了希伯來人特有的稱呼--「大衛的子孫」,而用簡短的一句話,「主阿,幫助我!」喊出了她一切的需要。於是主轉向她,回答她。他所說的話,乍听之下似乎比他先前的沉默不言還要殘忍。「不好拿儿女的餅,丟給狗吃。」這里又有一個字,必須細加察看。關於「狗」有兩個不同的字,在含義上完全迥异。我們知道希伯來人十分憎恨那些在鄉野逡巡,性情凶殘,常常盜食家畜,似狼非狼的野犬。然而猶太家庭中也豢養了狗,是那种體型嬌小的狗,可以作孩童的玩伴。基督口中所說的狗,是屬於後面的那一种。也許當耶穌對她說,「不好拿儿女的餅,丟給狗吃」的時候,他的聲音中揉和著怜惜和溫柔。

5. 妇人再次请求的巧妙之处:

明白了這個區別,現在讓我們來揣摩那婦人的回答--「主阿,不錯;但是狗也吃它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儿。」請留意主人這個字是多數的。她彷佛這樣說;不錯,我是位於神的約之外;他們這些立約的百姓是主人,他們居主人的地位已經好几百年了。你說你不好拿儿女的餅,丟給儿女的玩伴吃,一點也不錯;但是小狗常常有碎渣儿吃的呀。無怪耶穌看著她,對她說,「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她沖破了層層偏見的障礙,又未因耶穌的緘默气餒。主說她是約外之民,也未使她止步不前。她的不屈不撓,使她終於得著所要的。這是主在選民之外所遇見的。那婦人的懇求是本乎信心。當她喊他「大衛的子孫」時,那是信心的盼望。後來她呼喊,「主呀,幫助我」,那是信心的懇求。當她說,「主阿,不錯,但是狗也吃它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儿」時,正如古時一個清教徒的解經家所說的,那是信心的机智,也就是信心的策略。

2012年2月7日星期二

2012-02-03 补充阅读:主对门徒的考验

(前段时间过忙,没跟上)

五饼二鱼这件事情,作为四本福音书都一同记载的事情,非常的重要。其重要性不是因为神迹本身如何,乃是这是主的事工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我们看到的情况是虽然有人毁谤污蔑祂,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跟随祂,然而此次,主对于那些愿意跟随祂的人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这点可以在约翰福音的记述中看出来。

首先,此次神迹后,人们对祂弥赛亚的身份似乎有极大的肯定,但是却又有极大的偏差,主耶稣躲避他们,因为“众人强逼祂做王”。主耶稣的确是王,然而却不是众人要的那个王,乃是天国的王;

其次,主耶稣也对跟随祂的人的动机作出直接的说明:因为吃饼得饱。因此,主耶稣接着要告诉他们,祂所要给的不是填饱肚腹的粮食,乃是从天上来的真粮,那属灵的生命。

最后,此次事件,可谓高开低走。主的工作更加的狭窄了。连一些跟从祂的人都因为“这话甚难”而离开了祂。

我们常常需要问自己,跟随主是因为“吃饼得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