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5-7章常被称为登山宝训,因为前面说到耶稣和其门徒上了山;而路加福音6:20-6:49节则相对应地被称为平原宝训,因为6:17说到耶稣和门徒下了山,站在一块平地上。有的圣经学者提议此两处的平行经文其实并非主的两次讲道,乃是同一次的讲道。无论如何,地点和次数并不重要,此两处的经文确实有许多重复之处,可以平行参考,也应该是产生于主耶稣布道的同一阶段。
本次补充阅读并非要特意对观登山宝训和平原宝训,大家可以根据个中差别自己体会。这里特别要更正对登山宝训的一些错误的认识。
在许多的解经书里面,特别是时代派的解经书里面,常常说登山宝训并非针对基督徒,乃是对犹太人说的,或者也有的说登山宝训是针对以后天国实现之后的事情说的,现今的人根本做不到,所以跟我们也没有关系。我不得不说,这些说法都是对登山宝训极其极其错误的定位。理由简要如下:
1. 马太福音5章一开始,说到的是门徒到主耶稣的跟前,主耶稣开口教训这些门徒,于是有了后面三章圣经。因此,任何被称为主耶稣门徒的人,都该珍惜主的这些教导。同时,4章结尾告诉我们,这些人从“加利利、低加波利、耶路撒冷、犹太、约旦河外”而来,其中加利利、低加波利和约旦河外均为外邦人之地,因此登山宝训仅针对犹太人的说法完全没有任何圣经的依据;
2. 登山宝训的最后一段,两个房子的比喻,旨在告诉听众,听了主耶稣的话就当去行。因此,登山宝训是以后的事情的说法也是非常荒谬的;
3. 马太福音末了,主给大使命的时候说“凡我所吩咐的,都教训他们遵守”,其中主所吩咐的,当然包括登山宝训这宝贵的三章;
4. 在写给基督徒的雅各书里面,许多的教训的源头都出自登山宝训。
解决以上问题,大家对登山宝训基本的观念要正确:登山宝训是主对门徒的教导,对我们任何一个信主的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神的话语,也是我们在世生活的指导。
除以上两种对登山宝训过于轻视的态度之外,也有过于重视的态度。甚至有许多人说,登山宝训的教导实在是好,如果把这个付诸实行,全世界一定很美好,整本圣经只要这个就够了,不需要什么罗马书之类的,也不需要讲主耶稣的十字架。这种看法显然也是源于对登山宝训错误的定位。
登山宝训乃是天国的君王来宣告祂自己所要带下来的天国的本质,告知天国的子民的生活法则,然而,若缺乏天国的生命,是没有办法执行出来的。所以,登山宝训需要实行,然而实行的前提是得着天国的生命,真正在生命中让主耶稣作自己的君王。而得着天国生命的唯一途径就是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恩。
登山宝训当中,有许多跟当时的社会或者文化有关的一些词语(例如盐、魔利、拉加、一里路、里衣外衣等),将在周五的补充阅读中一并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