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8日星期日

2012-01-06 补充阅读:登山宝训补充资料

(不好意思,奉上得有点晚了)

1. “盐若失了味”:盐如何能失味呢?其实,在当时中东用的盐,不是我们今天吃的食盐。他们用的乃是矿盐,跟石头一样的。里面的成分,除了氯化钠以外,还有其余的矿物质成分。他们用盐的时候,是吃一口东西然后舔一口矿盐的,如果矿盐里面的盐被吃完了,就是“失了味”,那么那块盐也没有作用了,当然就只好扔掉了;

2. “一点一画”:中国人其实都很了解,因为中国字也就如希伯来字一样,笔画的丝毫改变,就可能带来文字意思的极大的变化;

3.“拉加”和“魔利”:都是从亚兰文音译而来,“拉加”类似于我们中国人说的“饭桶”,“废物”;“魔利”类似于“傻瓜”;

4. 不可起誓:犹太人喜欢指着比自己大的东西(甚至人物)起誓,以表示自己所说一定属实。然而,主耶稣在此跟他们说,他们起誓时所指的对象,并不会因为他们执行或是不执行有任何改变,因此起誓并无实际用处。若要作诚实人,就当自己说诚实话;

5. 里衣和外衣:犹太人里面,若是欠债没还,债主可以拿借主的里衣去做抵押,然而外衣则是需要留给借主用以御寒的(外衣其实就相当于他们晚上盖的被子);

6. 一里路和两里路:在罗马帝国时期,当差的军兵在行路的时候,可以命令普通的老百姓帮他们背负行囊走路,不过最多只能走一里路;

7. 狗和猪:在旧约中均为不洁净的。犹太人常以狗来称呼外邦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